发布单位:泸州巴蜀液酒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5-13
白酒中的涩味是从哪里来的?
涩,一种使舌头感到不滑润不好受的滋味;涩味,是通过---味觉神经而产生的,它可凝固神经蛋白质,使舌头的粘膜蛋白质凝固,产生收敛作用,使味觉感觉到了涩味,口腔、舌面、上腭有不滑润感。那白酒中为什么会有涩味呢?古坊老窖告诉你。
白酒中呈涩味的物质,主要是过量的乳酸和单宁、木质素及其分解出的酸类化合物。例如:重金属离子(铁、铜)、---、---及乳酸等物质味涩;------、、乳酸---等物质若超量,味呈苦涩;还有、、、、---等物质过量也呈涩味。
酒中涩味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
1、单宁、木质素含量较高的原料、设备设施,未经处理(泡淘)和不清蒸不清洁,直接进入酒中或经生化反应生成馏入酒中。
2、用曲量太大;酵母菌数多;卫生条件不好杂菌---,配糟比例太大。
3、发酵期太长又管理不善;发酵在有氧(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杂菌分解能力加强。
4、蒸馏中,大火大汽流酒,并且酒温高。
5、成品酒与钙类物质接触,而且时间长(如石灰);用血料涂刷的容器贮酒,使酒在贮存期间把涩味物质溶蚀于酒中。
白酒的不是用白酒度数来衡量的
许多酒桌上就会经常听别人说,看这酒的度数高,那肯定是好酒。其实不然,如果您是懂得品酒、收藏酒的人,那您一定不会说出这样的话。除非您是个外行人,可以谅解这样说法,白酒的不是我们所说的那样,要用白酒的度数来衡量,所以现在小编来给大家分析下他们两者到底有没有关系。
首先,白酒的度数与酒的是没有关系的,这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定的,酒度数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酒中所含的---量有多少,---含量越高,酒度的度数就越高,酒性就越烈。而酒度数的高低主要因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制做方法的不同而酿制的。再说白酒度数一般大多都是在40至50度左右的较多,而在40度以上的白酒一般都属于是高度数酒,反之,40度以下的白酒一般都是低度数酒。
再者,由于各地区不同的生活饮食习惯和不同的消费观念以及酿制的方法不同,所以酿造出来的白酒和饮用的白酒就会有不一样的口感,有的消费者喜欢高度数的白酒,有的消费者喜欢低度数的白酒,还有的消费者认为是酒度数越高酒的就越好,其实这都是一种片面的错误认识。
为什么说酱酒型白酒符合健康白酒新观念
现在大家饮酒和收藏白酒新增加了一个考虑因素,那便是白酒是否健康,健康白酒在大家的白酒选购观念中也变的越来越重要,而酱香型白酒是高温制酒、易挥发物质少。酱香型白酒蒸馏时接酒温度---40度以上,比其它品种白酒接酒时的温度高出近一倍。高温下易挥发物质自然挥发掉的多,而且酱香型白酒要经三年以上的贮存,贮存损失---2%以上,这其中主要是大部分易挥发的物质,所以酒体中保存的易挥发物质少,自然对人体的---少,有利于健康。再者,酱香型白酒酸度高,是其它品种白酒的3至5倍,而且主要以和乳酸为主。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能软化血管。西医也认为,食酸有利于健康。三是酱香型白酒酚类化合物多。酱香白酒中的酚类化合物是其它名优白酒的3至4倍。酚类化合物有利于预防---。后就是酱香型白酒多是健康发酵产品,相对于非天然发酵产品的白酒而言,对身体的---小。
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
1. 下沙。
于每年的9月重阳开始下沙。将原料高粱按比例粉碎好后,堆积于晾堂甑桶边,将堆积润粮后的高粱拌合,拌合均匀后上甑,蒸粮2h~3h,使粮食有7成熟,在出甑之前,泼上热水(称量水)后出甑。
将蒸好的原料铺于晾堂摊凉至适宜温度,撒适量酒尾,加入高温大曲粉,进行发酵。
2. 糙沙。
取出窖内发酵好的生沙酒醅,与粉碎、润好后的高梁(高梁润粮操作与生沙相同)按照1∶1拌和均匀后装甑,混蒸,蒸粮蒸酒,所得的酒即为生沙酒(生次酒因其酒体杂、涩味重、带有霉味等原因而回窖发酵)。将蒸好的原粮摊凉后加入适量酒尾(生沙酒加水配成)、高温大曲粉拌匀,入窖池发酵后开窖蒸酒。
3. 七次取酒。
将糙沙轮次入窖发酵好的糟醅从窖内起出,堆于甑桶旁,糟醅不再添加新料,按照窖内糟醅的不同层次,分层蒸酒,高温流酒,掐头去尾。
蒸酒结束后,将糟醅出甑摊凉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匀后起堆堆积发酵,高温堆积后入窖发酵,一个月后开窖,按窖内上、中、下3层将糟醅分别起出,分层蒸酒,高温流酒,掐头去尾,量质摘酒,分等存放。
4. 贮存与勾兑。
蒸馏所得的各轮次酒酒质不尽相同,在这7次取酒中,从原酒的看,前2轮次的酒质较差,酱香弱,酒体单薄,呈现霉味、生涩味较重。第3、4、5次酒,酒质较好,第6次酒带有较好焦香,第7次酒由于出酒率低。在各轮次的蒸酒过程中,窖内不同层次的酒体风格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上层酒酱香较好,中层酒比较醇甜,而下层酒窖底香较好,故在蒸酒时应分层蒸酒。